桥爪门是1631年的大火后整修的二之丸的正门。是由高丽门形式的“一之门”、石墙与二重墙围成的“枡形”、橹门形式的“二之门”构成的枡形门,枡形规模傲居城内最大。与“石川门”、“河北门”共称“三御门”,作为通往二之丸御殿的最后一道门,通行时有三御门中最严格的限制,并且,二之门的地板采用与二之丸御殿相同的铺设方法铺设着户室石等,是规格很高的门。现在复原了1808年的二之丸火灾中烧毁后,1809年重建的样貌。
本次整修,决定继2001年复原的“一之门”之后,接着复原“二之门”和“枡形二重墙”,已于2012年6月工程动工,于2015年3月竣工。
1583 | 前田利家成为金泽城主 |
---|---|
1631 | 宽永大火 此后在二之丸建造御殿、创建桥爪门 |
1759 | 宝历大火。金泽城的建筑物大半被烧毁。三御门也烧毁 |
1762 | 桥爪门重建 |
1788 | 桥爪门续橹重建 |
1808 | 文化年间的二之丸火灾。二之丸御殿、桥爪门、 桥爪门续橹、五十间长屋、菱橹等烧毁 |
1809 | 桥爪门重建 |
1810 | 重建二之丸御殿、菱橹、五十间长屋 |
1881 | 因失火,二之丸御殿、桥爪门、五十间长屋等烧毁 |
2001 | 复原菱橹、五十间长屋、桥爪门续橹, 以及桥爪门一之门 |
2015 | 复原桥爪门二之门、枡形二重墙 |
将连接金泽城内各城郭的城门中特别重要的“石川门”“河北门”“桥爪门”称为“金泽城三御门”。“石川门”现存的是宝历大火(1759年)之后于1788年重建的门,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河北门”于2010年4月参照史实复原,本次“桥爪门”的竣工,使“三御门”全部整修完成,重现了三之丸一带的江户后期的景观。
“二之门”二层面积比较 | “枡形”面积比较 |
---|---|
①河北门二之门…220m2(26.9m×8.2m) | ①河北门…255m2 |
②石川门二之门…181m2(24.9m×7.3m) | ②石川门…272m2 |
③桥爪门二之门…113m2(14.4m×7.9m) | ③桥爪门…445m2 |
※摘自设计图及竣工图
用于金泽城石墙的石材,其大半采用距城东南约10㎞的户室山周边出产的户室石。桥爪门枡形的石墙是采用将表面仔细整形的石头毫无缝隙地堆砌起来的琢石圬工技法砌成。
瓦工工程是经过“和草泥灰”“编竹夹泥墙”“抹底层灰”“底层找平”“ 抹中层灰”“涂抹灰泥”等各工序,完成墙壁修建,每道工序都需要充分干燥,因此在整体施工的工序管理中非常重要。
桥爪门采用日本传统的木造榫卯连接工法,在柱和梁等接合部分不使用钉子等金属件,而使用榫卯、榫头的工法。使用木材全部为日本国内产木材,其中约55%使用能登桧木和杉木等县产木材。
桥爪门的屋顶装修与石川门和河北门同样使用铅瓦。虽然称为铅瓦,但实际上是木匠将木板加工成瓦状,在此基础上,作为板金工程,安装厚度约1.8mm铅板最终完成。檐头部分的圆瓦上雕刻着加贺藩前田家的家徽梅钵。
分类 | 二之门 | 枡形二重墙 | 挑梁 | 一之门 | 一之门侧土墙 |
---|---|---|---|---|---|
规模 | 建筑占地面积 149.33m2 建筑楼面面积 136.18m2 |
直角全长 39.44m | 纵向长2间、横向宽2间 建筑占地面积 10.42m2 |
建筑占地面积 27.7m2 | 全长15.06m |
结构 | 橹门 南山墙:歇山顶 北山墙:连接到桥爪门续橹 |
悬山式屋顶二重墙 东侧土墙北端 连接到鹤之丸土墙挑梁炮眼 |
悬山式屋顶 正面带有轩唐破风 | 高丽门 | 太鼓墙 |
工程 | 望楼外墙涂灰泥 铅瓦屋顶(本瓦葺型铅板屋顶) |
外墙涂灰泥 外部侧腰壁海鼠壁工程 铅瓦屋顶(本瓦葺型铅板屋顶) |
铅瓦屋顶 (本瓦葺型铅板屋顶) |
铅瓦屋顶 | 外墙涂灰泥 海鼠壁工程 铅瓦屋顶 |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进行调查,发掘调查中进行了二之门北侧柱列的护基、确认了石组暗渠等遗构,在续橹台石墙的调查中,确认了表示二之门增强柱中心位置的“錾凿”、铺石痕迹等。
由此了解了1809年重建的二之门的柱间尺寸和铺石表面的标高等,在复原时发挥了作用。
桥爪门进行发掘调查(2012年)
在续橹台裙确认的“护基”、“石组暗渠”等
表示增强柱的中心的“錾凿”
铺石痕迹
现存许多关于金泽城的草图,在此前的复原整修中也被作为重要的资料。
关于桥爪门也有许多描绘江户后期情景详情的平面图、立面图,也成了设计时的重要依据资料。
文献中,将文化年间重建时期的造营奉行高畠厚定所记的《御造营方日并记》等的记述作为复原的依据。
桥爪御门等御草图-3. 桥爪二之御门图
(金泽市立玉川图书馆藏)
御城中壹分碁草图
(横山隆昭藏)
御造营方日并记
(金泽市立玉川图书馆藏)
明治初期的桥爪门与桥爪门续橹
(石川县立历史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