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院丸庭园

玉泉院丸庭园

再现了从加贺藩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建庭到废藩,受到历代藩主喜爱的庭園样貌。

庭园的概要

玉泉院丸庭园是由加贺藩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于1634年开始建庭,之后经第五代“纲纪”和第十三代“齐泰”等历代藩主修补,在金泽城内玉泉院丸一直保存到废藩时的庭园。
该庭园与被用作款待场所的“兼六园”相比,性质上更偏向于作为藩主的内院。庭园是以引到城内的辰巳用水为水源的池泉回游式大名庭园,从池底到周围石墙最上段的高低差达22m的立体造型。
与瀑布成为一体的色纸短册积石墙等设计性很高的石墙群为庭园的构成要素,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独创性庭园。

庭园的整修

庭园在明治时代被废除,其面貌销声匿迹,自2008年起花费了5年时间实施的发掘调查成果、草图、文献及其他类似事例等进行设计,于2013年5月整修工程开始动工。
整修之际,为了保存遗构整体填埋保护层,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庭园。此外,包括外围部分的石墙修筑和入口的整修等玉泉院丸一带的整修,2015年3月,再现了被受历代藩主喜爱的庭园样貌。

玉泉院丸庭园整修全景图

色纸短册积石墙

是在石墙上部设置了瀑布的特别石墙。
在瀑布口用黑色的坪野石设置了V字型的石制导水管,瀑布水流的背后,用色纸形(正方形)的石材加上短条形(长方形)的户室石高低参差配置。被视为城郭石墙的技术和作为庭园的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金泽城特有的杰作。

色纸短册积石墙 发掘调查时

分段瀑布

发掘调查中,确认了将斜面分成4段垂落的瀑布遗构。为了保护遗构进行了填埋保护,在此基础上以发掘调查中确认的堆石方式为参考,重新整修石砌,再现了瀑布景观。

发掘的瀑布遗构

再现的瀑布

从分段瀑布眺望的景观

绿植、景观石

庭园内以古代草图为参考,栽种了以石川县内产的装饰松为主的绿植。此外,根据草图的描绘和发掘调查的探测情况,在各处配置了县内产的景观石。

石墙群(宫守坂周边)

石墙群

面临庭园的石墙在形状和色彩等外观的设计上充满意趣,建成“景观石墙”,成为了构成庭园景观特征的重要要素。

从休息处“玉泉庵”眺望的景观

池泉

成为庭园中心的地形以发掘调查和古草图等为基础,再现了从红叶桥到南侧的半岛、水池、岛屿等的划分。
大小3座池中小岛,因观看的场所不同,其远近感和亲水性也有变化,成为一个精彩的景点。
水池的水源是从城内的“宫守渠”(源头是辰巳用水)引水。
护岸的石材、桥(木桥、石桥、土桥)的材料都使用石川县产的材料。

年表(关于玉泉院丸的主要事件)
1583 前田利家入主金泽城
Ca. 1575-1615 这一带被称为西之丸,设置了重臣的宅邸
1614 建造第二代藩主利长正室的玉泉院的宅邸
1623 玉泉院去逝,宅邸拆除(此后被称为玉泉院丸)
1632 开凿辰巳用水向城内引水
1634 第三代藩主利常聘请京都庭园建筑师剑左卫门建造庭园
1676 第五代藩主纲纪建造莲池御殿,在周边建造庭园
(兼六园的开端)
1688 纲纪向千宗室申请建造庭园
将马棚拆除,建造亭台、院落和花坛
1692 この頃、氷室を設置
1832 第十三代藩主齐泰命令设置“唐伞”亭
1856 在玉泉院丸建造瀑布
1858 三十间长屋竣工
1871 金泽城归属于兵部省(后为陆军省)管辖
设置了荷兰医生Sluys的宅邸
1880 将庭院景石用作兼六园明治纪念标志地基石
1884 鼠多门烧毁
1926 可能在这一时期填埋了水池遗迹,设置了露天马场
1955 县体育中心(县体育馆的前身)竣工
1965 县体育馆竣工
2008 拆除县体育馆,着手发掘调查
2009 县设置金泽城玉泉院丸遗址调查研究委员会
2015 玉泉院丸庭园及休息处“玉泉庵”等竣工
整修概要
面积 约1公顷(庭园主要部分0.7公顷)
水池设备 池中岛3处、池底、铺设圆形石子
(水面面积约1400m2、平均水深0.6m)
瀑布设备 根据发掘调查再现了4段分段瀑布(高低差约7m)
水源 从宫守渠引水到池内(最大1t/分钟)
护岸 堆石护岸(户室石、能登产安山岩)、木桩护岸、石砌护岸、州滨
木桥 桥长9.3m、宽度2.4m(能登桧木材)
石桥 桥长5.0m、宽度1.15m 平桥/反桥(户室石)
土桥 桥长5.0m、5.5m、宽度1.2m(结构:杉木材、土质铺设)
景石 根据草图配置福浦石、户室石等19处景石
绿植 红松、黑松(县内产)29棵、垂樱、枫树等
唐伞 高度2.4m、伞径2.7m(结构:木制、屋顶:木板瓦屋顶)
小船坞 高度2.5m(结构:能登桧木材、屋顶:杉树皮屋顶)